欢迎来到河南益康堂实业有限公司  客户服务热线:0391-5911777

新闻动态

提高国人生活质量,打造高品质生命元素

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煌煌典籍话沁阳(三)
时间:2022-08-26   浏览:504次

image

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

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

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

每一本典籍

都是中华文明传承路上

一盏不灭的明灯

image

  目前推出的是第四期文旅读书会---“典籍里的沁阳”主题系列文章,由文旅人为大家讲述那些藏在典籍中感人至深的沁阳故事。


典籍中的沁阳

---常乐村的传说

文/原双飞

  我的老家常乐村,其名原为太平古庄,宋天圣八年更名为常乐。其村北为尧河,南临沁水,西接长沟,东毗新庄。古之,村民多以造纸、苇编为业,造纸业保留至今。

1

  从记事起,就觉得“常乐”这个村名叫的很有文化,就问爷爷:“‘常乐’”这个村名是哪位官员起的。”爷爷告诉我:“很早以前,常乐村不叫常乐,在宋朝以前叫太平古庄。”这一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,经过多翻查阅,终于在《卧牛城的传说》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......

2

  据传,宋初王小波、李顺农民起义,李顺与王小波之子王脉带领一股农民起义军路过此地,当时村中正在演戏。义军首领李顺问村民:“此村何名?村民诺诺而答 :“太平古庄”。李顺哈哈大笑道:“太平古庄?常乐就是。”光阴任苒,时光飞逝,村中一直保留有演戏习俗。后来留在此地的起义农民与当地农民俨然成为一体。有一年,村中又在演戏,王小波之子王脉看到乐处,趁兴写下:“太平古庄常演戏,如意舞台乐丰年。横批:常乐。”

3

  天圣三年间,河内县来了新知县,新知县来到村里,见灯火辉煌,大摆筵席,村民正在看戏。知县老爷观此和睦景象,便填词赋诗,挥毫一联:“常乐不忘酒戏会,欣然深入此境中。”由于连连使用“常乐”二字,索性村民将此二字镶嵌在寨门之上,从此之后“太平古庄”便更名为“常乐”。

4

  村名虽为常乐,村民却并不常乐。由于其村濒临沁河,虽无旱情之忧,却有水灾之患。明万历年间紫陵牛正宗七世孙腾奎在常乐建了别墅,并纠众建拯民堤及长春堤各十余里。数万家侍以无恐,今之围村河,乃腾奎及其弟一麟后裔所建。明崇祯五年李自成起义军攻怀庆府,流寇掠太行下,腾奎依水为塞,贼不敢犯所,全活甚众。村民为了纪念腾奎,将其生前的建设以“牛”开头命名,令之牛桥、牛街、牛十字皆是。

6

  明崇祯十四年正月洛阳陷落,王铎打消了去南京做礼部尚书的念头,为了摆脱落魄与孤寂,他到河内县进行了广泛的游历与考查。路过常乐,有感此处景致,赋诗一首曰《河内常乐村》

  幽居真知足,不是避戎旌。

  村外闻樵响,花间羡鸟行。

  白河天气展,青岳客心生。

  即此无拘束,衣裳见太平。

  王铎此诗首句藏“知足、常乐”,尾句含“太平古庄”,而这里的“常乐、太平”皆是腾奎建堤修寨的功劳。

  从此,太平古庄便改名为“常乐村”,一直延用至今......

文章出自沁阳文旅